分類
Business

大數據分析 Big Data

天下雜誌發佈由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與硬體大廠佳世達智能事業群總經理李昌鴻的從一張財務報表談策略專訪,內容提及台灣產業跟國外產業上對於毛利提升的分別,以下為節錄專訪內容:

怎麼減成本?歐美思維不同!
我們看見麥當勞買科技公司,目的是改善毛利率以下的花費──管理、銷售、研發,產生公司核心競爭力。一個公司如果能把管銷研成本從營收25%,降到18%,卻能提供一樣的服務品質,利潤就能夠提升7個百分點。
這是歐美企業過去20年在忙的事。納斯達克前100大的公司,六成都是這種公司,都是在幫企業降低管銷研成本的企業。
台灣的狀況是這樣,要降低原物料、製造成本,其實大家都很厲害了。你第一名可能93分,第二名91分,第三名89分,就算第五名也不會低於86分,差距不大。因此,相較於歐美思維,台灣的提升毛利方式,明顯相對效果相對有限

可琁輔導中小企業客戶轉型過程中,常常發現目前客戶的營運模型當中,大多數停留在傳統的報表、登載的模式當中,往往紀錄的生產數據、報表缺乏即時性的價值,使得報表數據永遠變成ERP上的數字,猶如筆記一般的存在。
而隨著國際貿易的風險越來越高,新台幣強升、物流的價格波動、原物料漲跌、政府基本薪資調升等等變動因素越來越多,使得公司內部計算工費率、耗材及稼動率等等數率往往跟不上外在因素變動而變得失真。

大數據分析確確實實能幫助我們即時掌握管理、銷售、研發的費用變動,產生趨勢性報表,提供我們預測未來走勢並協助公司主管決策未來避險的方向等,可琁合作夥伴-潤謙科技分享投資大數據分析軟體案例,以實際案例分享客戶導入大數據分析軟體後對於場內產銷人發財管理上之提升,並能量化收益、預測趨勢、減少成本浪費、預期避險等等的優勢,協助管理人能更敏捷反應決策,減少因趨勢變動反應慢半拍造成之風險及損失。

我們竭誠協助客戶數位化生產轉型,以面臨快速變遷的生產步調及市場,使用Tableau讓客戶聚焦在商業價值而非傳統蒐集資料卻不使用,同時能以簡單好上手、視覺直覺化的特性協助客戶使用Tableau蒐集分析:

1. 收入,成本和預算績效的完整財務儀表板,並能夠查看整個組織的實時財務績效。

2.透過消除資訊不對稱,確保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能看到一致的訊息和真實情況來改善決策。

3.透過即時視覺化來避免缺貨、跟蹤貨架有貨率、評估行銷效果。

4.管理供應鏈並優化客戶體驗,藉由建立告警系統,幫助在問題出現之前做出業務決策。

5.利用視覺化分析,快速有效地對客戶進行分群溝通,並一目了然地監控目標客群的整體情況。決策比以往更快捷、提供更貼近客戶的服務。

本文參考資料: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839?template=transformers
https://www.runinbase.com/post/tableau_roi